开云体育
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开云APP下载
,现在都有了一种明星演唱会的错觉。一票难求,人山人海,甚至场馆外都有不少“黄牛”。
是的,如果你也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现场,一定也会感慨感叹。AI的热度,实在是空前。
但如果你没能肉身前往,也看不完零零散散的发布和展出……欢迎通过我们这份言简意赅的总结,快速了解WAIC上呈现的趋势。
DeepSeek一如既往不参会不布展,但2025年WAIC现场内外,从嘉宾到观众,都能感受到DeepSeek带来的改变——
Hinton相信,所以他克服了腰疾不能长途飞行也要首次来到中国宣讲他的信念,召唤更多人在带给AI聪明的同时教会AI善良,特别是有潜力率先触达AGI的地方。
前谷歌CEO施密特也相信。看看他之前都说些什么,现在出现在WAIC现场又说了些什么。真正的尊重,通常来自较量之后的实力认可,而不是品格。
DeepSeek或许是带来观念改变的关键里程碑。而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,DeepSeek-R1的价值才会得到完整体现,以前更多玩家只是想成为中国版OpenAI,更多中国人没有真正体验过ChatGPT。
DeepSeek-R1让普通人不再认为AI是“智障”,梁文锋还叫醒了其他中国AI创始人:目标不应该是成为中国版OpenAI,让我们直接瞄准AGI。
竞逐LLM性能指标上的SOTA已经是过去时了,还要推理、多模态和低成本……几手抓几手都要硬,综合实力的比拼来到了新阶段。
之前就以“多模态”打响名气的阶跃星辰,这次新发布的基础模型Step-3,MoE架构,总参数321B,具备多模态推理能力。落地使用上联合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,率先在智能座舱上打响L3级Agent变革。
以“多模态”起家的商汤,也更新了自己的日日新模型V6.5,主打一个多模态推理。展台现场,更是展现了AI in All…这正是多模态推理才能实现的,当然还有低成本落地。
“最懂中文”著称的讯飞,发布了深度推理X1升级版,在幻觉治理、综合能力、多语言能力方面都有提升。
而WAIC之前,Kimi带来了K2模型,MiniMax发布了M1模型,展现的趋势都一致:更好的推理性能,更低的算力消耗,更规模化的商用闭环可能性。
如果说之前开源大模型的代表是Meta旗下的Llama,那现在开源大模型的代表就是“中国模型”——方、阵。
实际上,通义千问是中国最早明确走开源路线的AI玩家,并且得益于阿里云的市场地位,还有天然的商业模式。
我们在最开始说DeepSeek是变局节点,但客观来说,DeepSeek站在了通义千问的肩膀上,这背后是杭州help杭州的开源成就。
在全球范围内,不论是Llama还是GPT-5,在闭源和开源问题上,如何选择也不再重要,已经无法再影响中国AI的进程了。
全球最大市场一旦把开源作为了共识,开源就成了共识。开源大模型,已经进入了中国时间。
技术和模型决定了产品和生态,产品和生态反作用于模型,一个闭环正在形成,标准也会随之形成。
但现在,国产芯片和国产大模型的芯模适配、软硬协同,从一开始就被放在一起构建生态。
在WAIC现场,国产芯片+国产模型的趋势已经成了现实,甚至有人大胆预言,这种趋势的下一步,芯片还会从“国产”到“国造”。
国产GPU代表摩尔线程,不光在适配上实现了100token/s跑满血DeepSeek,还希望用“AI超级工厂”的理念搞基建,推动AI训练从千卡级向万卡级乃至十万卡级规模演进。
芯片前沿“存算一体”创业的后摩智能,发布了业界能效比最高的存算一体端边大模型AI芯片——后摩漫界®M50,拥有160TOPS@INT8的物理算力,的浮点算力,以及高达153.6 GB/s的超高带宽和最大48GB的内存,功耗仅仅10W——相当于一个手机快充的功率。
前谷歌TPU芯片核心研发者杨龚轶凡创业的中昊芯英,也发布了全自研的中国首枚TPU架构高性能Al芯片“刹那®”,以及基于“刹那®”打造1024片芯片高速片间互联、可支撑超千亿参数大模型运算的大规模AI计算集群“泰则®”。
联想展出联想万全AI一体机,支持国产硬件和加速卡,基于联想自研的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管理软件,深度适配联想问天 AI 服务器硬件,通过调度层、算子层、推理引擎层三层调优技术,实现硬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。
以及在AI软硬之间,还有Infra公司无问芯穹,以平台方式打通了国产模型和国产硬件。
无问芯穹展出了“三个盒子”,根据企业落地的不同需求,打通从十万卡到一张卡的AI效能跃升路径。
首推华为。华为包下了WAIC最大的展台,并且首次对外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。
昇腾384超节点,可以实现支持国内建设万张算力卡、十万张算力卡的AI算力数据中心。
然后是三大运营商中AI跑得最快的中国电信。这次展出和发布了五大技术体系:包括智传网技术体系、算网一体服务、“见微”大模型安全能力、星辰AaaS体系(智能体即服务)、星辰TaaS体系(终端即服务)。
其中智传网,旨在整合通信网络与AI模型的创新架构,让智能本身能够突破平台的限制,在“端、边、云”的层级化架构之间像数据一样自由流动、随需而至,让AI应用无处不在。
实际上,在AI基础设施层面,传输的“快”和算力的“强”一样关键,但只有WAIC这样的行业展会,电信这样的关键角色才会被真正关注到。
比如PPIO,这次聚焦于为AI Agent提供基础设施,他们重磅发布了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(Infra)服务平台。针对Agent(智能体)特性的开发需求,PPIO推出了AI智能体平台产品,分为通用版和企业版。现场也引起了热议和关注。
因为相比于通用基础大模型和应用,行业大模型没那么“性感”,但都在直接供应“生产力”。
比如不常出现在AI话题里的“电网系统”。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出现在了WAIC。
南方电网还展示了首个电力行业大模型大瓦特,用于客户对话、生产运行监测、调度优化决策等场景,据说在高频关键业务里机器人代人率达到了80%。
其中蚂蚁数科推出专为金融任务设计的综合性模型系列Agentar-Fin-R1。相较于通用开源模型及其他金融模型,Agentar-Fin-R1在FinEval1.0、FinanceIQ两大主流金融基准测试中均取得最高评分。并且模型在金融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,通用能力也表现出较高水准。
百度展台核心展示了百度慧播星出品的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,该技术曾支撑罗永浩数字人直播间创下5500万GMV,预计将于10月向全行业开放。
这也是另一个隐隐传递的趋势,AI带来了传统边界的洗牌,谁能想到百度正在低调修筑AI电商基础设施?
基础大模型能力到达一定程度后,C端的产品创新已经开始,在展馆内外,各种ToC的AI产品……以及Agent的出现频次创下了新高。
WPS发布的最新智能体,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、多轮对话即可完成文档创作、演示文稿生成及语音助手等功能,全程无需复杂操作和外部跳转,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Office办公智能体。
其发布了首个全球营销AI Agent,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工具,而是在创意、投放、数据分析等营销全链路环节提供赋能,整个过程中它能与优化师、设计师成员高效协作。
科研领域则是深势科技,他们联合上海交大发布了全球首个通用科学智能体SciMaster,其核心功能就是专家级的深度调研,把通用模型在卷的调研报告能力,带到了科研、专家级,堪称每个人的科研助手。
Agent的创新趋势也越来越具象和收敛。如果之前对于Agent还有很多非共识,那现在最大的共识就是——
去年WAIC特斯拉来了——要知道特斯拉现在都不一定出现在车展,却连续参加AI展会了。
吉利和千里科技、阶跃现在正在三位一体,阶跃带来的AI能力,被千里转换为了座舱Agent,有种钢铁侠“贾维斯”观感。
实际上,随之AI在量产车辅助驾驶能力上的见顶,座舱领域的创新正在打开全新增长空间,非常值得关注。
主打个人商务办公场景……能录音、速记、翻译,把耳机竞争带到了另一个维度。
而在AI硬件赛道上,虽然才初具商用规模,但已经备受关注的,莫过于当红炸子鸡——AI眼镜。
Rokid、XReal、Halliday,以及首次亮相的夸克AI眼镜,都备受关注。
Rokid Glasses,一直现场接客、与用户交流体验的CEO Misa透露,预定量达到了25万台,生产比销售挑战更大。
其次,去年都只是“展览”,基本都被固定着展示,今年基本都能走能动,在展现技能和实际干活场景。
但最火爆的莫过于宇树科技,延续了各大展会上“整活”能力,宇树通过“机器人打拳击”展现灵活的运动能力。
值得关注的是,具身智能机器人在WAIC达到的白热化趋势之下,呈现的同质化也非常明显。
相比之前形态各异,现在开始朝着人形收敛;相比之前的软件思路,现在VLA、世界模型的共识逐渐确立。
加之最头部玩家开始IPO及公开资本进程,同质化之后可能就是差异化洗牌,所以今年WAIC高光之下,可能也是分水岭时刻。
他们聚焦在触觉感知和灵巧操作上。以往对机器人更多都是基于视觉深度学习,这种方式容易受到环境、光线等外界影响,但现在通过戴盟这款名为DM-Tac W毫米级视触觉传感器,只需摸一下、碰一下就能知道所触及的是个什么东西,比如盲摸一个红「中」~
整个行业上看,这种视触觉技术路线,比一般的触觉传感器具有更强的感知力,为高精度操作场景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今年WAIC上机器人整活得很多,干活得也有不少,但能达到这样精细化操作的却少之又少。
有像戴盟这样独特生态位的玩家,为机器人玩具带去精准的触觉感知能力,为具身赛道带来更多落地场景的可能性。
众所周知,这波生成式AI浪潮背后的核心驱动架构,正是Transformer架构。但并不意味着Transformer架构十全十美……目前学术界最具创新的方向之一,就是关于非Transformer架构的探索。
比如RockAI,在展台实时演示由其自研非Transformer架构,离线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机器狗自主学动作、灵巧手自主玩游戏。
还有RWKV元我智能,首次公开亮相 RWKV-7s架构,据称KV cache仅为MLA的1/9大小,兼具高效计算与强长文本性能,可适配多模态、智能体等多种应用场景。
而WAIC作为中国AI产业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顶会,已经展现出最新风向了。
最后,还有一个最大的趋势,没有展出,也不再被热烈讨论,但我们在现场各种交流后,可以给出参。
但在2025年WAIC现场,这个问题已经不再被作为关注点,因为没人再讨论一个未来不会是问题的问题。
一位知名AI创业者的解释是,差距他认为只有6个月,或者硅谷的领先只有半个身位——集中在大模型先进技术层面。
因为如果说过去谈论这个话题,目标是追赶硅谷,害怕掉队。但现在一切已经不同,现在的目标是AGI,AGI的目标、实现方法已经逐渐清晰地呈现在那里。
很难想象,一个前沿科技行业展会,就像全民参与的狂欢一样,甚至门票被放二手平台加价卖,展馆门口像明星演唱会一样有黄牛。